士师记15章9-13节:属灵的盲目 | 20200825
9非利士人上去安营在犹大,布散在利希。10犹大人说:“你们为何上来攻击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他向我们怎样行,我们也要向他怎样行。”11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磐的穴内,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你向我们行的是什么事呢?”他回答说:“他们向我怎样行,我也要向他们怎样行。”12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说:“你们要向我起誓,应承你们自己不害死我。”13他们说:“我们断不杀你,只要将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于是用两条新绳捆绑参孙,将他从以坦磐带上去。
我们先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今天这段经文所讲述的故事。在昨天的经文中,参孙烧了非利士人的庄稼,非利士人作为报复杀掉了参孙的岳父和妻子,参孙很气愤,又杀了一些非利士人。之后,参孙就躲到了一个叫以坦的地方,在一个山洞里。以坦是在犹大人的境内。非利士人知道后,就派兵围攻犹大。这让犹大人很惧怕,就问“你们为什么要来攻击我们呢?”非利士人就说,我们是来抓参孙的。于是,三千犹大人找到了参孙,并对他说,你不知道非利士人一直在辖管我们吗,你怎么还跑到我们这儿来了,你这不是害我们吗?参孙到也没说太多,只要求犹大人不要杀他,只把他交给非利士人就可以了。于是犹大人就把他捆了,交给了非利士人。这就是今天的故事,情节还是很合情理的。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我们会觉得参孙做的有问题,因为他惹了事儿,却跑到了犹大人的地界上,这不就是在连累犹大人吗?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也会觉得犹大人做的很对啊:非利士人是来找参孙的,又不是来找犹大人的,他们把参孙交给犹大人是理所当然的啊。当时,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参孙、犹大人以及非利士人三者时间的关系,我们可能就未必还会这么看了。首先说参孙和犹大人,参孙是但支派的,所以他与犹大人同为以色列人,算得上是弟兄了。而且,参孙是被神所选中作以色列人士师的,当然也就是犹大人的士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参孙虽然不是犹大人,但只要是以色列人的地界,他都应该是可以去的。再说非利士人与犹大人的关系,非利士人是辖管犹大人的。其实不光光是犹大人,很多靠近非利士的以色列支派都受到了非利士人的辖管。虽然神应许以色列人得迦南地为业,但这些以色列人却一直受到周边各民族的辖管和压迫,正因为如此,神才在不同的时代中兴起不同的士师来带领他们脱离这些民族的压迫。参孙正是神兴起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之手的。如果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犹大人的作为,就相当有问题了。他们作为以色列人,在面临非利士人的逼迫时,非但不奋起反抗,反而因着对非利士人的惧怕,将神所设立的士师参孙主动交给了非利士人,充当了非利士人逼迫以色列人的打手。这不是很有问题吗?再来看一组数据,我们就更难看出犹大的问题了:有多少非利士人上来抓捕参孙呢?根据15节的记载,应该是一千人。那么又有多少犹大人来抓参孙呢?是三千人!这三千犹大人不想着与一千非利士人对抗,竟然想着来抓自己的士师!在《约书亚记》记载约书亚在分地的时候,犹大支派的迦勒第一个站出来要得地为业。而今,这些犹大人在面临非利士人时却是惧怕,再也没有他们先祖的勇气。在外敌的面前,犹大的狮子变成了一只狮子狗,斗志全无。不但如此,他们还搞起了内斗,将自己的士师抓住送给外敌。这也间接反映了犹大人灵性的盲目。
犹大和参孙,他们同为弟兄,非利士人对他们而言则是属世界的。犹大人没有想着与自己的弟兄联手来对付这个逼迫他们的世界,却想着反过来对付自己的弟兄。犹大人的行为在今天的教会中不也是时有发生吗?有一些的弟兄姊妹,在面对世界的攻击时,常常软弱无力,却很喜欢在教会中搬弄是非、制造冲突,这种行为与犹大人的行为无异。这也反映了他们在属灵上的盲目。愿主的光照亮我们,让我们能够分清敌我,为主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