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3“你且考察在你以前的世代,自 神造人在世以来,从天这边到天那边,曾有何民听见 神在火中说话的声音,像你听见还能存活呢?这样的大事何曾有、何曾听见呢?34 神何曾从别的国中将一国的人民领出来,用试验、神迹、奇事、争战、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像耶和华你们的 神在埃及、在你们眼前为你们所行的一切事呢?35这是显给你看,要使你知道,惟有耶和华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36他从天上使你听见他的声音,为要教训你;又在地上使你看见他的烈火,并且听见他从火中所说的话。37因他爱你的列祖,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用大能亲自领你出了埃及,38要将比你强大的国民从你面前赶出,领你进去,将他们的地赐你为业,像今日一样。39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40我今日将他的律例、诫命晓谕你,你要遵守,使你和你的子孙可以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

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耶和华是独一的神。

在今天的这几节经文中,摩西借着神在以色列人中所行的一些神迹奇事来告诉他们,只有耶和华是真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换句话说就是,耶和华是独一的神。以色列人的信仰可以说是从亚伯拉罕开始的,然后经过以撒、雅各、约瑟,逐渐发展壮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色列人并不算是一个很庞大的部落,实际上在约瑟之前,也就是从亚伯拉罕到约瑟,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家族。他们也算不上文明。在同时代背景下,埃及和两河流域要比以色列人文明的多。但唯有一点,使以色列人在众多民族中凸显出来,那就是他们的信仰——独一神的信仰。这一点在我们现在来看,似乎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但在当时来说却是非常的独特,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异教文化都是多神崇拜。他们会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不同方面所接触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神来掌管,比如太阳神,河神,雷神,风神等等。所以在当时的人来看,犹太人是非常古怪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只相信有独一的神。我们看旧约的时候会发现,以色列人常常会被带偏去敬拜其他的神,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发生呢?就是因为当时的异教文化,都是多神文化。实际上也不单单是当时,即便到我们现在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来看,我们也会发现,除了亚伯拉罕系的三大宗教之外,也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他所有宗教仍然都是多神崇拜。

多神崇拜的一个结果必然是对所敬拜的神没有忠诚度。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谈恋爱的时候,如果是两个人,那就是,彼此会很忠诚,但如果有第3个人、第4个人出现,也就没有任何的忠诚可言了。中国的传统信仰也是多神崇拜。因着这样一个原因,导致了中国人在面对信仰的时候,常常都是很功利、很世俗的。他们在选择某一种信仰,往往是希望这个信仰能够给他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每年春节期间,到武汉的归元寺、宝通寺上香的人会比平时多很多被,特别是大年初五的时候,几乎要挤破头。为了抢到头炷香,他们是很拼命的,网上每年都有相关的照片。即便如此,这绝对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虔诚。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得好处。直白的说,就是为了发大财。他们觉得这样做会让他们发财,所以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发财,并没有对所祭拜对象的一丝崇敬之心。对他们来说,信仰更多来说是一种投资,他们期望通过少量的奉献能够获得神的欢心,进而赚得更多的利润。既然是投资,他们就比较讲究分散投资,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他们通常都会拜很多不同的神。不论是什么道观呀,寺庙呀,教堂呀,他们都愿意进去拜一拜。他们觉得多办一个总比少带一个来的,更保险。

另一方面,他们对所崇拜的对象知之甚少。我在慕道班遇到很多人,他们虽然宣称自己是信佛的,拜佛的,但我发现他们对真正的佛教了解非常的少。在慕道班服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新朋友,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觉得基督信仰很好,很想接受,但是他们之前也有接触过其他的信仰,可能多数都是佛教,他们的疑问就是能不能既接受基督信仰,又接受其他的信仰。在面对这样的疑问时,我一般都不会直接回绝他们,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或者“你不应该如何如何”,因为对于一个对基督信仰还没有完全认识、还没有表示要委身的人来说,你强迫他如何做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他当面也许会碍于面子应承你,但离开后该怎么做还会怎么做。只有当一个人从心里面接受某个原则的时候,他才会愿意拿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在面对这样的疑问是,我一般都答复是:“我现在告诉你,应该还是不应该,没有任何意义,我建议你,先多了解基督信仰是怎么回事。当有一天,你真的认识并且接受了基督信仰,你自然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在我看来,基督信仰比其他任何信仰都更难接受,因为基督信仰有很强的排他性。当一个人开始接触基督信仰的时候,他不但要破除掉十几年里被灌输的无神论,接受神的存在,同时还要逐一否定掉其他信仰的真实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基督信仰也受到了其他信仰者的诟病,说“你们基督信仰怎么就这么不包容呢?”确实,在包容性这一方面,基督信仰比不上佛教、道教等等,但这恰恰就是真理的特点:真理必然具有排他性。1+1=2,他就不能等于3,等于3就错了;这个人是真爸爸,那个人就必然不是真爸爸。如果两个人都宣称爸爸,那必然有一个是假的,或者两个都是假的。这就是真理的特性,真理必然具有排他性。虽然这让人在情感上接受起来不太容易,但这就是一个普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