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7章1-10节:赎愆祭 | 20190812灵修分享
利未记7章:1“赎愆祭的条例乃是如此,这祭是至圣的。2人在那里宰燔祭牲,也要在那里宰赎愆祭牲。其血,祭司要洒在坛的周围。3又要将肥尾巴和盖脏的脂油,4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就是靠腰两旁的脂油,并肝上的网子和腰子,一概取下。5祭司要在坛上焚烧,为献给耶和华的火祭,是赎愆祭。6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这祭物,要在圣处吃,是至圣的。7赎罪祭怎样,赎愆祭也是怎样,两个祭是一个条例。献赎愆祭赎罪的祭司要得这祭物。8献燔祭的祭司,无论为谁奉献,要亲自得他所献那燔祭牲的皮。9凡在炉中烤的素祭,和煎盘中作的,并铁鏊上作的,都要归那献祭的祭司。10凡素祭,无论是油调和的,是干的,都要归亚伦的子孙,大家均分。”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是赎愆祭。在谈论今天的主题之前,我先对利未记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对于现代人来说,利未记实在是一卷很枯燥、乏味的书卷,很多弟兄姊妹在读旧约圣经时,在读到这一卷书时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卷书没有一点故事性,毫无趣味性,整卷书都在讲古代犹太人如何献祭、如何洁净,而这些与现代人的生活实在相去甚远。即便是在我们日常的信仰生活中,似乎也不太会提到这些内容,好像即便不了解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基督教义的理解。实际上,
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古犹太人献祭的条例,这对我们理解基督信仰也是大有好处的。旧约中的很多献祭都有预表的涵义在里面,并最终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得以完全。这一点,在过去几周的灵修中也不断有提到。
在《出埃及记》,摩西在耶和华神的吩咐下完成了会幕的搭建以及其中各样物件的制造。在《利未记》中,耶和华神又启示摩西应该如何献祭以及如何洁净自己。耶和华神为什么要犹太人如此兴师动众、做这些繁琐的事情呢?这其中固然能够操练以色列人的顺服之心,但从根本上说,是神对人的爱以及其圣洁、公义属性的彰显。一方面,因着神对人的爱,祂想要与人同住;然而因着祂的圣洁属性,而人又是被罪所玷污的,所以人不能直接见神的面。为此,神借着摩西让以色列人为自己建造会幕、圣所和至圣所。神就是借着至圣所与以色列人在一起。这些正是《出埃及记》中所讲述的内容。另一方面,因着神对人的爱,祂不希望毁灭这些祂亲自创造的百姓,祂想要救赎这些犯罪的百姓,但因着祂的公义属性,祂断然不能以有罪的为无罪,罪的工价乃是死,只有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罪的问题。为此,神借着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如何献祭,献祭正是以那些作为祭物的动物的血来代替那些原本应该流血的百姓。这些正是《利未记》中所讲述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从神的这些属性来重新审视《出埃及记》和《利未记》,你就不会觉得这些条例都只冷冰冰的,都是繁杂的,都是乏味的,你会发现这其中有神的爱在其中,这些正是神提供给那些以色列人重生的机会,而不必要直接毁灭掉他们。想想看:假如一个人犯了当死的罪,马上就要被处决了,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只要他能够按着《利未记》里规定的方式献祭就可以免去一死,他还会觉得繁琐吗?他还会觉得乏味吗?绝对不会!而这正是《利未记》的价值所在。
在今天的经文中讲到了赎愆祭。赎愆祭和赎罪祭很类似,包括献祭的动物、献祭的方法基本都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含义却差别很大。简单来说,赎罪祭是面向神的,而赎愆祭则是面向人的;赎罪祭是为了解决人得罪神而犯下的罪,赎愆祭则是为了解决人得罪人而犯下的罪;得罪神的罪是没法偿还的,比如拜偶像,这明显是得罪神的事情,当我们要去解决这个罪的时候,我总不能说我要赔给神什么东西吧?这时要献的祭就是赎罪祭;相比之下,得罪人的罪就是可以偿还的,而且是需要偿还的。比如我在某次买卖中坑了某个弟兄一百块钱,这就是得罪了这个弟兄,但这个罪是可以被偿还的。在前面的经文中提到,不但要偿还,而且要额外加上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我坑了别人一百块钱,我就要陪他120块钱。不但如此,当我们在得罪人的时候,我们肯定也是罪了神,不然也不会得罪别人了。所以在赔了人的东西之后,还需要解决得罪神的罪,这也正是赎愆祭和赎罪祭的献祭比较类似的原因。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赎愆祭是包括两个部分的,一方面是要向神献祭,这是为了解决与神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要赔偿那个得罪的人,这也是必须做的,为要解决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纯向神献祭不能取代或抹去赔偿人的那一部分。在我们信仰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当我们得罪了某个弟兄或姊妹之后,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向神祷告悔改就完事了。我们需要向那个得罪的弟兄或姊妹道歉、甚至赔偿,这样才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讲得很明白:23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24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如果不和好,只是单单向神献礼物,这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