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2章11-15节:客旅 | 20181208灵修分享
【彼前2:11】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彼前2:12】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 神。
【彼前2:13】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彼前2:14】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彼前2:15】因为 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今天灵修分享的主题是:客旅。
我们来逐节理解今天的几节经文。
第11节,“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 在这半节经文中,使徒彼得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份是客旅,是寄居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身处的世界只是我们临时居住的地方,这里并不是我们永久的家,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地方。这就好像是一个还未出生的婴儿,她已经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她可能会认为那里就是最美好的居住环境了,并不想离开那里。如果你有机会对还未出世的婴儿说:“你只是暂时寄居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不会永远呆在这个地方,你终有一天会离开那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所以你要为那个新的世界做好预备!” 我相信他也是很难相信的,他无法相信除了妈妈的肚子之外竟然还有一个全新的世界的存在。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真实的、是可信的。同样的道理,神已经为我们每个人预备了一个更美的家乡,神将我们安置这个世界中,只是为了让我们为那个更美的家乡作预备。
但有些时候,当我们在这个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中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以后,我们就会很容易太过于迷恋这个世界,以至于忘了我们自己的身份,忘了我们自己只是这个世界的客旅,忘了神已经在天上为我们预备了一个更美的家乡。但不论我们是否忘了这一点,也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终究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客旅,没有任何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中停留得太久,就好像婴儿不能一直停留在妈妈的肚子里。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身份是客旅,我们在世的日子就会有盼望,我们会为着那个我们将要前往的更美的家乡进行预备。当我们到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会有不舍,反而会有一份期待,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为那个更美的家乡所进行所有的预备都将为我们带来极大的荣耀。反过来,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客旅,或者不相信自己的身份只是客旅,我们就会很容易过分执着于追求这个世界中的东西,我们也不会为那个将来必然会降临的更美的家乡有任何的预备。当我们终于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不舍,会不甘心,因为我们的全部盼望、全部荣耀都在这个世界中,而我们自己却要离开了,这将是一份绝望!又因为我们没有为那个更美的家乡有任何的预备,所以我们在那个更加真实、更加美好的国度中将没有位置、更没有荣耀!这是何等大的反差!
所以,弟兄姊妹们,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啦: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客旅,我们必将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不要在这个世界为自己积攒太多,反而要在那个更美的家乡为自己多多积攒!
第11节后半句说:“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使徒彼得每次介绍完我们的身份之后都会有一些劝诫。在这半节经文之前彼得告诉我们我们是寄居的,然后在这半节要我们“禁戒肉体的私欲”。为什么呢?因为“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如果我们放纵肉体的私欲,我们实际上就是在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就谈不上在为那个更美的家乡作预备。我们知道那个家乡是全然圣洁的,只有我们也成为圣洁才能与之相称。所以,当我们说“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客旅”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在世的剩下时间耗过去,或者在罪中度过去,而是借着我们还剩下的在世的时间,不断地除去我们里面的污秽,好让我们成为更加圣洁的样式。所以,虽然是客旅,却是有使命的客旅!忘了我们的使命,我们就是失败的客旅!
接下来的几节经文,彼得让我们要在外邦人面前有好的见证,其中有一句说到“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我们常常说要向还不信主的人传福音,只不过我们很喜欢用嘴去传,而忽略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用手去传。如果我们只是用嘴把福音讲出来,而不能用手把福音行出来,那我们自己就成了他们不信福音的最好见证,因为我们是能说不能行的,如果福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改变,又如何能够改变他们呢?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行出我们所信的福音,那即便他们会用嘴攻击我们的福音,但至少我们的行为会让他们羞愧。
公元2~3世纪,有一个罗马皇帝叫朱利安,他想要在国家推行自己的信仰,因此对基督教非常仇视,大力迫害基督徒,但却发现信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自己总结了基督教能够受人欢迎的原因,说:“通过向陌生人提供爱心服务,通过关心亡者的葬礼,基督教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没有一个犹太人是乞丐,无神的加利利人不仅仅关心他们中的穷人,而且也关心我们中的穷人,而属于我们的人寻求我们应当提供给他们的帮助时,却一无所获,这太不像话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只要我们能够按着基督的教导去生活,我们就成了对不信者生活方式无声的谴责。这不是说我们要四处批判、谴责和反对,也不是说我们有意标榜自己为义人和高人一等,而仅仅是说,基督教的伦理自身就是对异教生活的批判。
有一位教宗说:“时时刻刻要传福音,但必要时,要用嘴巴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