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藉愚昧人手寄信的,是砍断自己的脚,自受损害(“自受”原文作“喝”)。
7瘸子的脚空存无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
8将尊荣给愚昧人的,好像人把石子包在机弦里。
9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好像荆棘刺入醉汉的手。
10雇愚昧人的,与雇过路人的,就像射伤众人的弓箭手。
11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
12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今天灵修要分享的主题是:谁是愚昧人?

今天的经文稍多,我们逐节来理解今天的经文。

第6节,“藉愚昧人手寄信的,是砍断自己的脚,自受损害”:这里寄信的意思是传递信息,这原本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如果让愚昧人来做,他就有可能会漏传、传错或添油加醋,这反而会让自己遭受很严重的损害。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我这里就不列举了。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我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表现如何呢?

第7节,“瘸子的脚空存无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这句的意思是说,箴言对愚昧人而言是毫无用处的。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他没有一个很好的态度来应对,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比箴言更有智慧,所以就不需要被箴言教导。这也反映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对于愚昧人,他们是最需要被箴言的来教导的,然而他们在对待箴言却是最轻忽的;反而是那些智慧人,他们相对来说已经很有智慧了,在旁人看来他们对箴言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但他们却依然渴慕被箴言来教导。这里的箴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圣经或神的道。类似的情况在教会中也很常见:那些能够稳定参加教会聚会、祷告会、查经班和进行每日灵修的人,往往是属灵生命很好的,而那些生命不太好的,更需要被神的话语来浇灌和提醒的人,却反而不参加这些学习和灵修。这正应了主耶稣所说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求主帮助我们成为那“有的”,让更多的能够加在我们身上!

第8节,“将尊荣给愚昧人的,好像人把石子包在机弦里”:“机弦”是古代专门用来甩石头的工具,大卫击败歌利亚使用的就是机弦。这节经文的意思就是:把石子包在机弦中,这石子很快就会被抛射出去,同样的,如果将尊荣给愚昧人,愚昧人也会很快把尊荣给丢掉。言外之意就是尊荣与愚昧人是不相称的,这与昨天谈到的第1节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就好像把一个乞丐放在王子的位置上,这个乞丐能够表现的像一个王子吗?肯定不会!他只会是一个换了衣服的乞丐:徒有王子的身份,却还是乞丐的心。我们得救之后,神为何还要把我们放在这世上摸爬滚打呢?因为我们就像这乞丐,虽然得了王子的位分,但里面依然是属世界的,是与神的国度极不相称的,所以神要我们在这世上继续“心意更新而变化”,能够配得上祂爱子的国度。这正是我们的成圣之路!

第9节,“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好像荆棘刺入醉汉的手”:箴言是很好的,能够给人提醒,就像荆棘,能给人带来扎心的感觉,让人醒悟、悔改。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众人听了也都有扎心的感觉,然后就悔改信主。然而,对于愚昧人而言,他们就好像醉汉一样,他们的神经已经被酒精完全麻痹了,即便有荆棘刺入身体,他们也没有反应。反观我们自己:我对神的话语是如何表现的呢?我的心还能被神的话语来教导吗?我还在悔改吗?我在做决定的时候有考虑神的话语吗?但愿我们不要成为“醉汉”,而是要成为灵里敏感的人。

第10节,“雇愚昧人的,与雇过路人的,就像射伤众人的弓箭手”:意思是说,随意雇佣愚昧人或过路人,就好像一个弓箭手拿着箭乱射,最终会伤害到周围的人。没有哪个公司会随便什么人都有要的,而是会有一个招聘的程序,对应聘者的能力、品格进行仔细地分辨,挑选最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人。相反,如果公司不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核,会发现最终受到伤害的是自身。教会中的服侍也应该如此:根据各人的恩赐将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否则可能会给周围的同工造成伤害。

第11节,“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愚昧人会反复地做愚妄的事儿,而不会从过往经验中吸取任何教训。就这一点而言,很多人都是如此。在信主之初,当我在读《出埃及记》的时候,看到以色列人的表现,我心生厌恶,为他们感到气愤:想想看,神在带领他们出埃及的过程中行了多少神迹奇事,用十灾击退埃及人,在红海中为他们开道路,然而只稍微有一些不顺自己的意,他们就会抱怨摩西,“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 甚至为自己铸造金牛犊。才刚刚经历神的恩典,转眼之间就开始抱怨神的仆人,甚至亵渎神。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好像从来都不长记性一样。对于这样一群人,真得都立刻让他们全部倒毙旷野。我当时很为以色列人不耻,我想不到他们作为神的选民竟然如此不堪。然而,慢慢地,我意识到,原来我自己就是以色列人,甚至比他们更甚:我一次次经历神的恩典,却又一次次放纵自己,违背神的旨意。神的恩典真是长阔高深,如果换成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怕是早就对我失去耐心了。当然,神的恩也不应该成为我们放纵情欲的机会。求神帮助我们,“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第12节,“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愚昧人都比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更有指望。使徒保罗也有类似的教导,说“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通过前面几节经文的学习,我们看得出愚昧人的问题是很大的,但这里提到有一类人的问题比愚昧人更大,那就是“自以为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这类人的问题很大呢?其实,这类人在心智、能力上可能确实是不错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让他们成为“自以为有智慧的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生命成长的大门就关闭了,因为他会认为自己有充足的智慧,甚至比其他人更有智慧,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受教导,这样也就没有新的信息能够进到他里面去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伟大的基督徒作家CS路易斯将骄傲定为“大罪”。在他看来,其他的罪,诸如怒气、贪婪、醉酒等,甚至偷盗、抢劫,都不能与骄傲相比,因为其他的罪都不会完全拦阻人认识神,而唯有骄傲让人完全远离神。而且骄傲通常都会隐藏得很深,不容易被人察觉。关于骄傲,我在5月10日的灵修中有更多的分享,有兴趣的弟兄姊妹们可以翻回去听听。

这几节经文,包括昨天的几节经文,基本上都是在谈论愚昧人。那么到底谁是愚昧人呢?箴言书的作者都是智者写的,所以很自然的,愚昧人就站到了作者的对立面上。作为读者,我们在阅读箴言书的时候,也很容易将自己当成作者,进一步将愚昧人放到了我们的对立面上,认为愚昧人会表现地如何如何,他们又会遭遇如何如何的下场。这样一来,我们和愚昧人之间就画了一条分界线:这些经文里所说的愚昧人是别人,并不是我。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所提到的愚昧人!虽然也许不同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表现地稍微好一些。套用保罗的话说就是,若有人自以为自己不是愚昧人,按他的认识,他仍是愚昧人。

虽然我们都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我们每个人确实时常表现地像愚昧人。我们也不要羞于承认自己是愚昧人:如果我们不是,那这个称呼可能还算是羞辱;如果我们原本就是,那这样说就是恰如其分了。能够承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我们真实地认识到这一点,看到我们确实常常表现地很愚昧,那我们的生命才能够重新开始。因为神要拯救的就是这样否定自己、拒绝自己、厌恶自己的人。主耶稣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求神打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我们生命的真实状态。


下面来回答灵修手册上的问题:

  • 神的属性:神是满有智慧的;
  • 神的心意或旨意:神希望我们能够渴慕智慧并得着智慧;
  • 我的感恩:感谢神每天赐下的长阔高深的恩典;
  • 我的悔改:时常放纵私欲;
  • 我的决定与行动:读圣经和一些基督徒伟人的传记,效法他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