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说明,谢谢!)

一.提出问题

记得小学时学过两篇文章,《火刑》[1]和《哥白尼》[2],其主人公分别是布鲁诺和哥白尼。下面两段话分别选自两篇文章:

布鲁诺,他的光辉的名字,始终活下去。他的天才的思想一一被证实了。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推进到唯物主义彻底胜利的时代。
——郑文光《火刑》

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土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
……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竺可桢《哥白尼》

当时对文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不是太懂,但基本感觉就是说主人公很勇敢,敢于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还有,科学最终战胜了宗教,科学是正确的,宗教是愚昧的、错误的,二者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自己一直以来也都是非常敬佩他们的勇气,尤其是布鲁诺,而对宗教却是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但后来逐渐接触到一个事实,说哥白尼[3]除了是一位天文学家,还是一个牧师。牧师就是基督徒的老师啊,他怎么一边是科学,一边是宗教呢?科学与宗教应该是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啊?另外我又了解到,不仅哥白尼是基督徒,很多一流的科学家都是基督徒,这其中包括开普勒、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安培、伏特、欧姆、爱迪生、巴斯德、焦耳、孟德尔等等。竟然是这些基督信徒缔造了许多领域的科学成就!这又该作何理解呢?

难道是上面文章中的观点有问题,科学与宗教(主要指基督教)并不是那么对立,也是可以相容的,那为什么哥白尼的思想又被当时的教会所禁止呢?那为什么布鲁诺又要遭受火烧呢?

二.分析问题

现在在我们看来日心说(准确来说应该是地动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却花了1800多年的时间。这不是说我们现在的人更聪明一些,而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因为现在这种知识已经普及到了小学生。试想:如果我们不借助与我们所学的知识,而仅仅根据自己每天看到的现象——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来判断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我想至少我会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在转。

所以,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一定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而不是从胜利者的角度辉格式[4]地看待历史,否则就会犯否定一切的错误[5]。

另外,一般认为科学发现是一个过程,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发现需要有一个知识准备期,需要背景知识的储备[5]。这一方面是说发现者本人需要储备足够的对科学发现有利的认知,同时也需要同时代的社会要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去接受。很难相信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会提出相对论。同样,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不要说普通的民众,即便是很多一流的科学家都不愿意去接受它,这就说明社会普遍的背景知识对于科学发现的接受和认同与否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站在发现者个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的知识背景两个层面上来看待。

针对对于第一部分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没有先进的观察设备(望远镜是在之后的伽利略才发明的),没有太多的实验数据,那么哥白尼为什么会突发奇想,打破当时普遍为人们说接受的地心说而提出日心说?当时那么多的天文学家[6],为什么就偏偏是他会提出日心说呢?他的灵感究竟来自于哪里?我想这个问题不应该单单从他个人的聪明才智去考虑,虽然这个也很重要。

在当时的环境下,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哥白尼显然有这个知识储备。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提出日心说,除非这个理论本身有他不能接受的地方。

哥白尼在意大利作研究时开始受到新柏拉图主义[7]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与一些太阳神话相连,当亚里士多德倡导地球是宇宙中心时,一些新柏拉图主义者却以太阳为宇宙的中心,因为这是神圣的标志。这种太阳神的思想似乎给哥白尼科学的灵感,他的话确实表明他受太阳神观念的影响[8]。

“在一切当中太阳坐在宝座上,我们能找到更好的地方安置着普照万物的光体吗?他配得称为明灯、理念、宇宙的主宰……因此太阳坐在宝座上,他的行星儿女以圆形轨道围绕着他”

另外,一些天文学史著作认为,随着天文学的发展,托勒密的地心体系不得不越来越繁琐,到了哥白尼时代,托勒密体系已经繁琐得让人难以忍受了[9]。受太阳神思想影响的哥白尼发现如果能够以太阳为中心进行思考,行星的运动将简洁很多(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地球和行星原本就是一起绕着太阳转的,那么如果这么认为,规律自然就简单很多;而如果以地球为中心看其他行星的运动,地球有时与它们同向运动,有时反向运动,有时又会停在天空中不动,这样自然就复杂了)。再基于一些的实验数据,哥白尼就完成了其《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那么,当时的教会为什么会反对日心说?

教会的反对应该不是无缘无故的(如果把教会想成持有自己观点的基督徒的集合,而不单单是空洞的教会,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毕竟最后在确凿的事实面前,教会还是接受了日心说。这就说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日心说是难以为大家所接受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难以被接受一样(当然如果说区别,可能是哥白尼时代的宗教色彩更浓一些)。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哥白尼当时提出的不完善的日心说理论还不足以解决人们普遍存在的疑问。当时的两大反对理由[6]是:

第一,观测不到恒星的周年视差(地球如确实在绕日公转,则从其椭圆轨道之此端运行至彼端,在此两端观测远处恒星,方位应有所改变),这就无法证实地球是在绕日公转。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只能强调恒星非常遥远,因而周年视差非常微小,无法观测到。这确实是事实。但要驳倒这条反对理由,只有将恒星周年视差观测出来,而这要到19世纪才由F.W.贝塞尔办到——1838年他公布了对恒星天鹅座61观测到的周年视差。

第二,认为如果地球自转,则垂直上抛物体的落地点应该偏西,而事实上并不如此。这也要等到17世纪伽利略阐明运动相对性原理以及有了速度的矢量合成之后才被驳倒。

另外,使用哥白尼日心体系推算出来的天象与实测的吻合程度甚至还比不了当时第谷提出的地心体系[6],这也是日心说不被接受的原因之一。

当然,罗马教会受到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地心说的影响,又从《圣经》中似乎找到了对地心说支持,下面这段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段。

12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13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麽。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圣经》约书亚记10章

所以,当时的罗马教会就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们的启示。如果是上帝的启示,那么自然是不会错的。所以他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他们宁愿相信自己对圣经的理解。需要注意一点,地心说只是处于他们自己对于《圣经》的理解才得到的,并非《圣经》明确指出应该是地心说。如果《圣经》真的明确指出了,那么哥白尼应该要么是个天文学家,要么是个基督徒,不可能兼而有之。

除去宗教的色彩来分析上面的那段经文,它提到了太阳动和停,但这就能说明它在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我觉得是不行的,因为即便现在我们都已经接受了日心说,但我们平时只会说“日出日落”,而不会说地球转到哪个角度了。《圣经》以一种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方式来描述,也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还有,布鲁诺为什么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10]?

一般认为布鲁诺[11]是近代科学兴起的先驱者,是捍卫科学真理并为之献身的殉道士,是因为支持日心说科学理论而受到教会迫害致死。他被当时的罗马教会烧死在鲜花广场这一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但原因却是值得商榷的。他真的是为了捍卫科学真理吗?或者说他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因为他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在支持吗?历史的一些证据向我们展示,并非如此。

1964年英国科学史家耶兹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布鲁诺与隐士的传统》(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她在书中评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布鲁诺非但不是所谓的科学殉道者,而应该是一位周游欧陆的术士,到处传扬以隐士的神秘作品为根据的异教福音[8]。

耶兹得出这个结论并非容易,她原本是想将布鲁诺的一本著作翻译成英语,表现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资深哲学家是如何勇敢地接受哥白尼理论。但当她研究布鲁诺的书时,发觉他所关心的并非哥白尼的理论,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隐士的哲学上[8, 10]。

布鲁诺以自己是隐士传统的传道人,这些隐士的著作往往以太阳为神,其他星辰也是有生命的,而正是这种信念才是布鲁诺支持哥白尼太阳中心论的主要原因。若太阳是神的话,那么他应在行星系统中占中心的地位。布鲁诺虽然稍微认识哥白尼理论的科学数据,但他却根据他的宗教观念来支持者学说。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哥白尼的日心理论是为一直试图传扬其隐士传统的布鲁诺提供了一个将矛头指向基督教的突破口。最后布鲁诺被教会以火刑处死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所提倡的科学理论,而是传播他所谓更好的宗教。他认为在隐士传统中的埃及多神教远比基督信仰高超,这当然是当时的基督教会所不能接受的[8, 10]。

三.结论

通过上面对哥白尼、布鲁诺的一些言行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可以得出下面几条结论:

1.哥白尼作为一个基督徒,能够提出与当时罗马教会主流思想相背的日心说,他的科学知识的积累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新柏拉图主义太阳神对其思想的影响以及他认为宇宙应该是简洁的则是其灵感的来源。

2.哥白尼的书被禁止一方面是因为其内容与当时罗马教会及社会的普遍认知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对一些问题无法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给出的结论比某些地心说理论更差,所以还不足以去让人们相信它。

3.布鲁诺被教会以火刑处死,实在不能将其看作是科学的殉道者,而应该是他所传扬的隐士传统的殉道者。他如此坚定不移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更多也是出于其隐士观念。

4.基督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我们所看到的表现在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更多是来自于宗教领袖们对科学的认知与非宗教人士对科学的不同认知之间的冲突。

四.参考文献

[1] 郑文光. 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m]. 1975.
[2] 竺可桢. 哥白尼 [m]. 1953.
[3] Wikipedia. Nicolaus Copernicus. 2010.
[4] 张明雯. 科学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102-104,109.
[5] 成良斌, 宋子良, 王晓东等. 自然辩证法讲义[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6] 江晓原. 哥白尼革命:依靠什么获得胜利?[J]. 中华读书报, 2003.
[7] Wikipedia. Neoplatonism. 2010.
[8] 兰西·佩尔斯, 查理士·撒士顿. 科学的灵魂[m].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9] 江晓原. 哥白尼的圆:尚未扑灭的“谬种”[J]. 新发现, 2008,8.
[10] 刘晓雪, 刘兵. 布鲁诺再认识[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5,3.
[11] Wikipedia. Giordano Bruno. 2010.

P.S:也许本文的观点有点颠覆大家存在已久的看法,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但站在我掌握的事实的角度上,我愿意这样写,也愿意这样接受。也希望大家能够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