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002
任何有关基督教史的介绍都倾向于将瞬间与永恒、时尚与基本原理分离开来。

003
基督教是唯一将其神的蒙羞作为核心时间的主要宗教。

003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警告说:“让十字架这个名称离我们远远的吧,不仅远离罗马公民的身体,而且远离他的思想、他的双眼、他的双耳。

评论:这样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十字架的羞辱。

004
耶稣一致坚持主张过一种特殊的生活,即将“神的国度”和人间各种钩心斗角的政权分离开来。逐渐地,他的信徒开始认识到追随耶稣就意味着对其他要求忠诚的声音说“不”。

014
律法以十诫为起点,但是律法要一直细化为规则,直到涵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思想。它规定了真正的崇拜的每一个程序和达致虔诚的每一个步骤。

评论:对犹太人的律法主义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

017
约翰的洗礼是表明对尚未来临之国度的信心。在初期教会中,洗礼具有现今神学家们所谓的“末世论”的内容。它表明进入一个已被宣告,但还未完全显现的属灵国度。

评论:约翰的洗礼与基督徒所接受洗礼的区别

036
他(罗马皇帝朱利安)明确地看到,基督之爱在实践中具有吸引力:“通过向陌生人提供爱心服务,通过关心亡者的葬礼,无神论(即基督教信仰)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没有一个犹太人是乞丐,无神的加利利人不仅仅关心他们中的穷人,而且也关心我们中的穷人,而属于我们的人寻求我们应当提供给他们的帮助时,却一无所获,这太不像话了。”

评论:生动地反映了基督之爱的重要性。

039
“我们有这样的名声,”德尔图良在《辩护辞》中说,“就是不随从大众。”

评论:因着不从众,基督徒被世人厌恶甚至迫害。但作为基督徒需要思考的是:我有随从大众吗?

043
在《辩护辞》中,德尔图良写道:“如果台伯河淹没了这个城市,或者说,如果尼罗河不再涨水了,或者说,天不再下雨,如果发生了一场地震、饥荒、瘟疫,叫喊声马上就出来了:‘将基督徒扔给狮子。’”

评论: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基督徒所处的环境。

046
甘地曾经说过:“我对历史上的耶稣其人根本不感兴趣。如果某人证明耶稣其人为子虚乌有,福音书中的叙述只是作者想象臆造的产物,我也不应当介意这些东西。这是因为,登山宝训对我来说依然是真实无误的。

评论:难得看到甘地对基督信仰的看法,虽然不能认同。这种观点只看到了基督信仰的道德价值,而没有认同其真实性。

046
许多宣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也像甘地那样理解基督教。他们设法将耶稣的教诲和耶稣的身份分离开。他们想将关于耶稣的超自然教义抛在一边,抬高他的伦理教诲的地位。

055
人需要救赎,这并不是因为人是身体的囚徒,而是因为人情愿选择自己的道路,而非神的道路。人的罪恶并不在于他的身体,而在于他的各种情欲。人爱错误的东西。

评论:存疑。参比与罗马书第八章

072
……基督徒身上的美善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主张或苍白无力的理想,而是一种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实际上可以在生命中操练的力量。
雅典的基督徒哲学家Athenagoras指明了这一点:“在我们当中,有未受过教育的群众、工匠和年老的妇女,他们根本不会用话语来描述我们的教义的价值,但他们凭借行为证明这些原则。”

081
克莱门认为,属灵的洞察力只属于清心的人,属于像孩子一样谦卑地与父神通行的人,属于那些行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得到回报,而是为了善本身的人。

092
事实上,有许多基督徒渴望为他们的信仰遭受苦难,因为这样的人数太多,以至于迦太基主教命令说,那些不必要地冲进殉道行列的人不应当被尊崇为殉道士。

评论:一种难以想象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基督徒们对于其信仰的深度委身。

103
Edward Gibbon 在他值得关注的关于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著作中轻蔑地说道,在这场战斗中,基督徒彼此之间为一个复合元音纠缠不休。的确,他们是在为一个复合元音争论。但是,这个复合元音承载着深刻的意义。

评论:不信的人看待信仰的态度总是差不多就行了。

103
虽然 homoousios(同体) 和 homoiousios(相似的) 之间只有一个英文字母“i”之差,在尼西亚公会议之后,由这一个字母分裂出两个派别,但是,其所涉及的问题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基督教信仰的解释。

103
该教理(三位一体)的真正基础是神自身。他是历史中将自身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神。他在历史中,为施行拯救而来到世上,成为名叫耶稣的犹太木匠,受难后复活。他在历史中成为圣灵,在五旬节降下,和基督教会分享生命。

评论:一种对三位一体教理的解释。

108
早在神-人奥秘(基督论)成为基督教思想的核心之前,它就是基督教崇拜的核心。“一种深刻的本能,”维尔(J.S.Whale)曾经告诉剑桥大学的大学生们说,“一直在告诉教会,最冷表达基督奥秘的就是我们的赞美。一个有生命的教会是一个敬拜的教会,是一个咏唱的教会,而非紧紧抓住正确教理的一群人。”
维尔的意思是说,教会最珍贵的赞美诗一直将耶稣奉为敬拜的对象。我们发现,在基督徒经验中那颗跳动的心不在教会的信经之中,而在其音乐之中。

143
西方基督徒倾向于根据法律来理解神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人有义务满足一位公正之神的需要。罗马天主教特别通过它的称义体系来详细阐述了这种思想。信徒犯罪,神父决定他相神亏欠什么样的惩罚。一旦在尘世生命中没有足够的惩罚,那么来生的炼狱就出现了,在这里人可以做出足够的赔偿。

评论:为区域性的信仰偏差找到了解释。

144
正教(东正教)代表了一种与罗马天主教非常有趣的对立。正教神学的伟大主题是神的道成肉身以及人的再次受造。根据正教的看法,当人犯罪时,他并没有违抗由神建立起来的神人之间的律法关系;他减损了神圣的样式——他使神所赐原初的形象遭受亏损。

148
大多数普通基督徒无法把圣像或圣人和它所代表的属灵实体区别开。他们陷入偶像崇拜之中。

评论:这个观点很好地说明为何不要圣像。

166
在格列高利的著作《教牧关怀》中,他强调,属灵灵修不应当仅专心于外在关怀,而忘记内在的灵魂生命,也不应当在关怀内在生命时忽略外在事务。“我们的主继续在山上祈祷,”格列高利写道,“但在城市中施行神迹;向牧者表明,在切望最高的属灵境界的同时,他们应当怀着同情心去看顾软弱者的需要。仁爱越是友好地降于位卑者,它越旺盛地再现于最高境界。”

168
“他的职位要求他讲论最高尚的事情,他的职位也要求他活出最高尚的事情,成为他人的榜样。”

评论:对牧者的要求

186
教宗使农民和君王们跪拜在自己面前的第一个武器是绝罚的威胁,他可以宣告将他们革出教门,他们将“脱离”教会,被剥夺救赎的恩典。在某位助教宣读严肃的绝罚判决书之后,像在葬礼上那样响起一声铃,合上一本书,灭掉一支蜡烛——所有这一切象征着罪人被弃绝。如果他在弥撒期间进入教堂,那么,他会被驱逐出去,或弥撒暂时中止。

评论:对绝罚的生动描述

195
不幸的是,教宗们从来没有坚持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两条基本真理:占领特别的地方并不能保证基督教获得最高救赎,而且利剑从来不是神扩展基督教会的方式。这种缺陷注定了整个宗教结构必将崩溃。

185
通过达到尽可能高的高度,建筑师设法创造出直冲云霄的幻觉。使用拱扶垛,清除了早期教堂厚重的墙壁,尽可能使用细长的柱子,这些柱子反过来用更加细长的一簇十字架直条形式切开,产生逐渐上升至无限的效果。甚至雕刻站立在壁龛上的圣徒或天使的方式也被拉长:脖子、胳膊和腿似乎都要直冲天国。

评论:对哥特式教堂的描述

196
中世纪哥特风格风格大师们试图用石头和玻璃来描绘人类的宗教核心问题。他们想描述一种张力。一方面人是人立志达到天国的高度;另一方面是神屈尊向卑微者讲话。
因此,哥特式运动是双向的。柱子、拱门和尖塔,像一排排准备升至天空的火箭一样连为一体,指向高空。另一方面,神的荣光透过色彩斑斓的铅框玻璃窗与卑微者相遇。这就是建筑大师们融人类理性和神的启示为一体的版本。

评论:对哥特式建筑的解释

201
这种力图全方位地控制生活的热情可能用法律掩盖了基督教的致命缺点。它试图将人类的自由可悲地将至最低点,忘记了神将自由设计为真信心的先导。

评论:对教会法的评论

202
《神学大全》思考的是整个宇宙。在开头部分,托马斯说道:“在神圣的教义中,要从神的观点来看待万有,神学的内容一部分是存在于神自身,一部分就其注定交给上帝来说存在于其他存在者。”
阿奎那明确区分了哲学和神学、理性与启示,但是,它们两者之间没有矛盾。两者都是知识的源泉,两者都来自同一位神。
两者的不同在于它们寻求真理的方法上。理性奠基于有形的受造物之上,能够获得处理“信仰的前厅”的各种观念。启示求助于神,因为他是自在的,因此在其确定性以及主题上优先于理性。

评论:对阿奎那思想的简单介绍。

208
异端使大公教会处于极其严重的内在冲突中:教会如何能够运用暴力捍卫社会和平?大公教会蓄意接受了一条根本不可能与它所渴望的永恒国度相和的行动路线。它创立了异端裁判所,不仅仅斩杀异端,而且也是异端屈服于蓄意而漫长的苦刑。教会赶出了一个魔鬼,却为其他七个魔鬼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