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第五章。

麦克总结

第五章主要讲在教会初期,正统教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总结来说:正统教义就是在不断对抗异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会初期的主要异端是诺斯底主义。他们的基本信条是二元论,主张世界是由善恶两种力量掌管:属灵的由善掌管,属物质的由恶掌管。进一步,他们否定耶稣的人性,因为他们既然认定耶稣是善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属罪恶的肉体。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这种思想却有很大的受众,即便是使徒们也在奋力对抗着这种异端,从圣经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精彩片段

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圣雄甘地是受人尊重的领袖,甘地曾经说过:“我对历史上的耶稣其人根本不感兴趣。如果某人证明耶稣其人为子虚乌有,福音书中的叙述只是作者想象臆造的产物,我也不应当介意这些东西。这是因为登山宝训对我来说依然是真实无误的。”

甘地是一位伟人,但他不是——也从未声称自己是——基督徒。但是许多宣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也像甘地那样理解基督教。他们设法将耶稣的教诲和耶稣的身份分离开。他们想将关于耶稣的超自然教义抛在一边,抬高他的伦理教诲的地位。他们发现历史性的基督教信仰令人难堪,他们更喜欢强调基督徒的行为。

早期信徒认为上述做法是对信仰的背叛。他们说,福音是关于大事件(注:指耶稣道成肉身)的好消息。因此信仰是根本。总是先认信基督为主和救赎主,然后才有行为问题。早期教会非常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它们将相信耶稣是基督视为真基督教的试金石。

麦克短评:真实的基督徒应该首先接受耶稣作主和救主,而不是其他,诸如神的祝福、道德教训,甚至于伴随着基督教历史发展起来的文明、文化或政治制度。

许多现代基督徒不愿意讨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他们不能确信有关宗教的思想——或神学——是多么重要。“我爱花,”一位传道人曾经说过,“但是我恨植物学;我爱宗教,但是我恨神学。”这种普遍流行的态度,常常能找到很好的理由。神学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或者最糟糕的是,它冷漠无情。但是在基督教中,对坏神学的解决方法绝不能是没有神学,而必须是有好神学。神将心智赐予我们,他的确期盼我们在思考其真理时运用这种心智。英国作家查尔斯·威廉斯说得对:“人本当和神争辩。”这就是神学。

神学(theology)一词源自两个希腊词:theos,意指神,logos,意指话语和理性思想。因此,神学是关于神的理性思想。它和宗教并不等同。宗教是指我们信仰神,这是我们努力依照这种信仰去生活。神学则试图理性的解释我们的信仰:它是对宗教的思考。

麦克短评:没有神学,基督教信仰就无异于偶像崇拜。尽管我们作为有限的人绝不可能完全搞清楚我们所信的神,但这也绝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用理性尽可能地去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