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国民男神张文宏医生建议大家不出门,说这样可以将病毒“闷死”。这当然是调侃,意思是要劝大家不出门,这样就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从而将病毒消灭掉。

张文宏:闷死病毒.jpg

当时,我完全认可张医生的观点,病毒是可以被“闷死”的!

时至今日,我认为,人类已经无能力将病毒“闷死”了!(也许张医生现在的观点也改变了!)

1. 曾经,有可能“闷死病毒”。

当武汉刚发生新冠疫情的时候,这是防控病毒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病毒“闷死”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地球上除武汉以外(此处默认新冠病毒非实验室作品),其他地方都没有新冠病毒,所以只要把武汉所有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找出来,隔离、治愈(不排除一小部分死亡),同时防止病毒外泄,在某种程度上就实现了将病毒“闷死”。

遗憾的是,因决策失误,未能及时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导致病毒外泄到中国所有省份,还包括少数几个国家(新加坡、日本等)。

这样,病毒防控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及少数几个国家的防控。

第二阶段,病毒仍然有可能被“闷死”:只要中国和少数几个受新冠病毒影响的国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所有受感人群进行隔离、治疗,同时防止病毒外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病毒“闷死”。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国内的防治效果比较好,但却未能有效地阻止病毒外泄,以致于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受感人群越来越多。

这样,病毒防控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全球防控。

到了第三阶段,“闷死病毒”已无可能!

2. 如今,“闷死病毒”已无可能!

有人可能会反驳:只要所有国家都采取与中国同样的防控措施,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啊!

确实,只要所有国家都能够协调一心,并采取类似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将每一位受病毒感染的人找出来隔离、治愈,并防止病毒继续向新的国家外泄,就能取得将病毒从地球上彻底“闷死”这一伟大目标!

然而,这只在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并不可行。

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一国之内省与省的关系是不同的。省与省都是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有些国家还没有强有力的政府),这样可以快速实现统一思想、同心抗疫。

然而,国与国之间却会因政体、文化、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而不能实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A国可能准备效仿中国积极防御、消灭病毒;B国可能根本就不打算这样做,而是任由病毒野蛮生长、与病毒长期共存;C国可能是有心消灭病毒、却终究无力回天……如果再考虑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民族、宗教关系,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所以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世界各国家之间不可能统一思想、同心抗疫!

更进一步的结论就是:病毒已经不可能在地球上被“闷死”了!

实际上,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也会成为“闷死”病毒的巨大障碍。

其一:病毒来源未知。时至今日,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来自哪里。虽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病毒是来自野生动物(在全球多数国家普遍感染的现实背景下,竟然还有阴谋论,我真是不太理解),但是否确实如此,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即便是来自野生动物,又是来自何种野生动物?我们并不知道。只要病毒的来源没有搞清楚,它就仍然有可能会再次进入人类群体中形成传播。

其二:南北半球的气温变迁为病毒样本的保存提供了空间。现有数据已经显示,病毒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正因为这个原因,此前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气温较低。下一阶段,随着南北半球的气温交替,病毒将逐渐从北半球扩散到南半球,这为病毒的继续传播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随着季节更迭,病毒将往返于南北半球的国家之间。

3. 病毒将会在国内再次流行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吓一跳,或者充满质疑:国内除武汉外都已清零这么多天了,而且直到现在也还在采取比较严密的防控措施,包括对于入境人员全部进行14天隔离,怎么可能再流行呢?!

继续听我下面分析的前提是你认可我前面分析的结果,即病毒已经不可能在地球上被“闷死”了!如果你不认可这一点,那下面的分析就没有基础了。

第二点需要你认可的观点是:隔离措施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隔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没有人愿意一直被隔离,也没有国家愿意一直实施隔离。新冠病毒固然危险,但没有收入的个人和没有经济的国家更危险。这一点就注定了隔离只是临时性的措施,不可能长久。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严控边境,防止输入,内部可以适当放宽管控。

是的,这正是我们现在在采取的手段,也有其意义所在。但不要忘了我们上面分析的前提:病毒不会从地球上被“闷死”!换句话说,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边境管控措施也要长期存在吗?一年?两年?十年?这现实吗?

如果你又认可了这一点,那结论就是显然的了:既然病毒长期存在、隔离措施又不可能长期持续,那结局就只能是病毒将再次流行。

4. 放任病毒肆虐?

“难道英国的佛系打法是对的吗?”

“难道我们前期严格的防控错了吗?”

绝对不是!我前面已经分析过,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防控中,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病毒是有可能被“闷死”的!虽然只是一种可能性,但却需要全力以赴,因为如果达成,那中国乃至世界都将付出最小的代价。

不幸的是,目标并没有达成,病毒防控进入了第三阶段。

进入第三阶段以后,局势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前两个阶段都非常有效的隔离措施将会在来自两方面的进攻:一方面是病毒长期的、无休止的进攻,另一方面是个人生活及国家经济的需要。最终的结局就是不得不解除隔离措施。

“如果隔离措施解除了,那不就任由病毒肆虐了吗?”

这正是下一阶段抗疫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如何能够在解除隔离措施的情况下,防止病毒肆虐。

这是很难回答、却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在我看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既然病毒已不可能被“闷死”、流行已不可避免,那就应该努力寻求降低病毒危害性的方法——疫苗和特效药就是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都在投入大量科技人员进行公关研究。不过,业内人士告诉我,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周期都比较长,到普遍应用怎么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确实如此,那么绝对不能将现行措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干预,延长感染周期,降低感染峰值。前期中国湖北之外其他省份的防治经验表明,如果感染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可以小于1%,而且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如果能够通过一些措施(原谅我现在并不知道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延长感染周期、将感染人数的峰值降低,从而避免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就有可能实现在病毒终将流行的同时将损失降到最小。

感染曲线.JPG

当然,即便医疗手段再先进,并且也不出现挤兑,新冠肺炎依然有接近1%的死亡率,这是很残酷的现实。如何能够降低这一阶段的死亡率,将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难题。也许保护易感人群会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也许我需要多说一句,免得显得我太过冷酷无情: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处在病毒有可能被“闷死”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我绝不会期望这样做;但现实是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了病毒已不可能被“闷死”、病毒流行已不可避免的第三阶段了。那我们就必须要面对!

有人说我太过悲观!我但愿是我太过悲观!我甚至希望我的这些分析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就表明我们可以有其他的制胜之道,我们大家都不需要被感染。

但,现在的这篇文章,就是我基于现在的情形所能够做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