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许愿图刷屏朋友圈,真实情况却是……
今天,微信朋友圈突然被下面这张“少女许愿图”刷屏了。
被转发的“少女许愿菩萨图”
在转发的时候,往往还会配上类似的一段文字,“据说转了这张图,会把爸妈身上所有的疾病带走”,比如下面这幅图:
朋友圈中的转发及原图创作者的留言
然而,这幅图是否真有如此神奇功效呢?
这幅图的创作者不同意了……上图中留言的“正月”正是这幅图的原创作者。为了澄清事实,她专门发微博辟谣,给出了整幅图的创作流程,并说道:“很讨厌迷信,真的还挺不高兴的。原图在2017年6月份画的时候只是想画一个很虔诚的在夜晚的灯前念经的古人。就这么简单,不出自任何典故也没有任何寓意。左上的佛像就只是照着释迦牟尼的像画的,就这么简单。”
作者的微博辟谣
到这里,这件事的真相就清楚了:这副图只是一幅普通的画像,并没有所谓的“神奇功效”,甚至连创作者自己都否认这一点。
然而,我还想多说几句,因为类似的事情并不罕见。
我们常常能够在朋友圈或微博里看到类似的转发,一般都是为了好运或者家人的健康而转,其中,锦鲤和佛像是最常见被转发的对象。
锦鲤和佛像都不能像这次事件的创作者那样,反驳说出它们本身并没有这些功效。所以,它们依然被不断地转发着。
从表面来看,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亲人能够健康,所以但凡有任何可以表达良好祝愿的机会,他们都愿意一试。更何况,转发一条消息并不太难。
然而,美好的期许总是很容易使人失去基本的分辨力。这就好像很多放债的人,如果怀着对高收益的期许,就很容易失去对风险的评估能力。最后,很可能会被套闹。这次尴尬的刷屏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像这幅画的创作者所言,这种盲目转发实际上就是一种“迷信”。而这次刷屏现象也反映了中国人的迷信依然是很普遍的。
而且,你千万不要以为有这些迷信行为的人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实际上,很多转发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至少我朋友圈中就是这样。这说明迷信跟学历和教育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更多是跟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关。
如果了解我,你可能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那么,你是否会心存疑惑:一个基督教徒怎么会反对迷信?!然而,我想说:我们对迷信的理解常常是有偏差的!
我们一般会习惯性地将宗教信仰当成迷信,比如如果有人相信有神,便会被人贴上“迷信”的标签。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确实有很多宗教徒很迷信,特别是民间信仰者,所以最后给人们造成一种观念,只要是相信宗教就是迷信了。但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在我看来,“迷信”是一个动词,是未经思考而相信,是迷迷糊糊地相信,而不是一个名词,把某个对象直接等同于迷信。就比如毫无根据地转发这种图片,并且相信它有神奇功效,这就是一种迷信了(如果你能说出其中一二三,也许能排除这种嫌疑)。
实际上,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带来迷信。比如,现在很多人会说他们相信科学,哪怕科学得出的结论看起来多么地反理性、多么地难理解,但只要冠以“科学”之名,他们都愿意相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对科学的迷信。要知道,科学理论也有一个发展演绎、新陈更替的过程,现在被冠以“科学”的理论在未来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科学”的,这在科学史中并不罕见。
如何才能避免迷信呢?在我看来,当正统宗教信仰被掏空之时,迷信就会大行其道。现在的中国人普遍处于这种状态:无神论环境让他们对宗教信仰存在顽固的偏见,然而他们又很难完全建立起对无神论的真信仰,他们的无神论信仰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心理上却常常存留一些对超验世界的侥幸,却也不愿意更多地探寻。这也就成就了他们的迷信。
实际上,任何一种正统宗教信仰都会反对迷信,佛教如此,基督教更是如此。当然,对于我而言,我所认信的是基督信仰,我认为它是更符合理性,更接近真理。
然而,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也并不希望任何一个人以“迷信”的方式接受基督信仰。在我看来,迷信的认信,与朋友圈转发许愿图或锦鲤是无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