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点标题党,但讨论的事情却很严肃。

近日,法国国会通过的一项修正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争议。如果您还不了解情况,可以先看看下面的视频了解一下情况:

在这项修正案中,为了宣扬所谓的”同性平权“,决定未来在法国的所有中小学正式文件上,将爸爸、妈妈分别改叫家长1和家长2。

这事儿虽然发生在法国,却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有少数人认为这是“对性少数群体最大关怀”,但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不能接受这一点。

网友评论.jpg

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事情:为什么如此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事情会在国外堂而皇之的上演?外国人的脑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然而,在我看来,这类事情是同性平权运动的必然结果。

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同性平权运动”,简单说就是追求不同性别人之间的平等。

这听起来不是很美好吗?男人和女人不就应该是平等的吗?只有在旧社会里才有男尊女卑,我们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不平等呢?

然而,“同性平权运动”并非你想象的那种简单意义上的平等,而是追求一种完全的、彻底的平等。(准确说并不彻底,只是彻底的权利,而非义务)

这听起来似乎也很好啊?但到底什么是“完全”、什么是“彻底”,没有人能够定义,没有人能给“平等”划出一条边界线。近些年来,在西方自由左派的推动下,”同性平权运动“的扩大化趋势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既然男人与女人之间能够恋爱、结婚,那男人与男人,或女人与女人就也应该能够恋爱、结婚喽?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就是在歧视同性恋!

守护传统价值观念的人可能不太能接受同性恋,但很多年轻人为了标榜自己是崇尚自由、崇尚真爱的人,似乎也完全已经接受同性恋了。现在在网络上如果有人发表“反对同性恋”的观点,立马就会被贴上”歧视“、“封建”、“落后”、“生殖癌”等标签。

你以为“同性平权运动”会止步于大家对同性恋的认可吗?并不会!

男人与女人结婚,彼此之间会被称为“夫妻”,但如果是男人与男人结婚、或女人与女人结婚,要怎么称呼呢?显然,”夫妻“这个词已经不适合了!平权运动人士提出以后要用”配偶“取代”夫妻“。

孩子一般会称呼家长为“父母”或“爸妈”,但在同性结合的家庭中,这些称呼显然也不适用(有些人会困惑:同性家庭怎么会有孩子呢?答案是通过收养)。平权运动人士提出采用”双亲“替换”父母“。这次法国采用”家长1“和”家长2“代替”爸爸“和”妈妈“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似乎觉得这也无伤大雅,然而同性平权运动的脚步依然不会停止……

在男男结合或女女结合中,通常会有一方需要扮演异性的角色,也就是网络上常说的“攻”与“受”,而这就衍生出了”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生理性别”比较好理解,就是一个人出生时根据生理特征所定义的性别,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而“心理性别”则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对自己的性别认定。

比如,在男男结合的关系中,这两个人的生理性别都是男人,但他们两个人中可能会有一个人宣称自己的心理性别是女人。自然地,在女女结合的关系中,也就有生理性别是女人的人,宣称自己的心理性别是男人。那么对于这类人,他们到底是男还是女呢?

你可能会说:“这算什么问题?当然是按生理性别啊!”

但他(她)会告诉你:“不行!你这是赤裸裸的歧视!你怎么能把一个心理性别是女性的人称为男人呢!”

好吧,继续妥协……

这样,在填写性别的时候,就不能只是“男性”或“女性”两项了,必须增加两项:“心理男性”、“心理女性”。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这只是一个开始!

有些人坚持认为自己在心理上是既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即所谓的“双性别”;有些人原本是男人,后来做了变性手术,成为所谓的女人,即所谓的“变性人“;还有些人坚持认为自己是“雌雄同体”的……

就这样,原本简单的男女两性,衍生出了五法八门的性别。

在加拿大,有一些很正式的申请表,关于性别一栏已经有十几个选项!而且数量依然在增加!

多性别填写.jpg

你可能有点心累了!觉得这也太折腾了!不过又反过来想:他(她)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跟我又没关系。

不!你很快就会发现这跟你有大的关系!

美国在奥巴马任内曾经通过了一个“厕所令”,规定在公立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性别选择卫生间和更衣室。

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他的生理性别是男性,但他认为自己的心理性别是女性,那么他就可以去女厕所,也可以去女更衣室。

这、这、这……是不是有点猝不及防?

然而,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一点让很多美籍华人接受不了,所以他们后来投票给了特朗普,而不是希拉里(因为希拉里的政纲比奥巴马更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是后话了。

所以,今天,当你看到法国把“爸爸”、“妈妈”称为“父母1”、“父母2”,加拿大的性别一栏有十几个选项,美国长满胡子的男人进到女更衣室,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种事情同样有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不要觉得这种事情离自己很远、完全不可能,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已经在台湾上演了!

不是所有来自西方世界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是所有打着“平等”和“真爱”的旗号的运动都是好的,而是需要仔细的分辨。

如果你曾经对同性平权运动抱以理解、支持的态度(当然,基本的男女平等观念是很好的),我恳请你再三思其后果,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的女儿在上厕所的时候遇到的是认为自己是女人的抠脚大叔。

你可能会问:那我能做什么阻止这种趋势呢?

发出你声音!让世界知道,你并不认可这种过度的自由!

如果你认可本文观点,请转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