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影评
(2009-5-27 23:45 发布于QQ空间,转此)
独自一个人看完了《南京南京》,颇有感触……
具体对每一段情节的评价就不说了,就说整体的吧。
应该说关于这种题材真的很难拍,我们所记得的是日本兵进入南京之后进行的一个星期的惨绝人寰的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屠杀了中国30W无辜的百姓。留给我们的也主要是对历史的不堪回首和对日本鬼子的愤怒和仇恨。
而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却并没有非常浓墨重笔的(当然这种奸淫和屠杀的场景也并不算少,但相对于整部影片应该算是少的了)去描绘日本兵的凶残,正如所说的,是一种比较中立的态度,很温和,但却仍然能够给人很大的震撼。
首先是刘烨这个角色的,优秀的(此处用到了优秀,因为我们也知道确实存在那么些不“优秀”的军人)中国军人的代表。他的话很少,但一直坚毅的表情,却让我不自觉的就想到了“魂”这个词。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他能够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害怕,仍然能够和小豆子面带微笑的碰一碰头,传递着信念。
然后是角川,这应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吧,问题是他存在吗?我想如果有,也绝对是极少极少的。他们被征入伍,他们也在履行军人职责的时候杀戮,但是我觉得给他们最大痛苦的应该是看。看着同伴做着灭绝人性的事情、看着那么多无辜的人被杀戮、那么多无辜的妇女被强暴,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甚至充当着执行者的角色。这是对他们最大的折磨。
还有唐先生,一个典型的中国平民,他很实际,他关心自己身边的人胜过国家的命运,他很善良,也显很幼稚,他相信日本人的“信誉”,可当他被认为是所谓的“朋友”之后,自己的女儿却被日本兵毫不客气的丢了下去,他应该认清了,跟这些人没有道理可讲。幸运的是最终他做了一个很MAN的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了别人的。还有他那句“我妻子已经又怀孕了”,他对未来还存在希望,而且不再是一再的逆来顺受了。
其实唐先生这类人,真的有很多话要说,因为他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人。我一直在想中国那么多人为什么会被这样的一个小国欺负?难道只是武器装备上的原因吗?
显然不是!主要还是人!
中国人一般都还是比较温顺的(像刘烨那样的人也只是少数),只要不被逼急,只要有一点让他自己(包括亲人)存活的空间,他就不会反抗。他们缺少国家民族意识。影片一开场就有一段是反映这种情况的,那么多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虽然大多是老人、妇女、孩子,而即使是这样难道就只是那么束手被几个已经绝对惊恐的日本兵所降伏吗?一点反抗的意识都没有!他们应该也知道,如果只是这样的投降,他们也有可能被杀,但是他们也知道如果他们反抗他们必然要死。只是为了一点生存的希望,他们就选择了不去反抗。试想,如果他们能够积极的反抗,那么会是那样的结局吗?等死,为什么要是这样被集体少射呢?!毫无价值的牺牲!
我想到了《勇敢的心》里男主角在动员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侵略者时说的一段话:
Fight,and you may die.Run,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Freedom——
我想如果我身在那个年代,我会义无反顾的反抗!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多评的了,再说就是其中我觉得最感人的一段(本来我坚信我看这种电影只有愤怒,不会流泪的,但我想我确实是哭了),就是当唐先生和她的周氏分手的那一段,两句对白让我感动了半天。
唐先生:放心好了,下个月的薪水我会按时交给你的
唐周氏:吃东西的时候要东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