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奉献礼分享:心怀二意的人
下面是奉献的时间,让我们先举起圣经做一个宣告:
“这是我的圣经,是神的话语,是神赐给我生命的粮,给我信心,给我盼望,改变我生命,我相信它,我依靠它,我相信它怎样说,事情就怎样成就。”
接下来,让我们打开圣经,一起读两节经文,雅各书1章6-8节:
【雅1:6】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
【雅1:7】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
【雅1:8】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
在慕道班服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慕道友问这样的问题:我能不能既信基督,也信佛呢?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甚至有可能我们曾经也这样想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通常会这么回答:我告诉你可以还是不可以意义不大,因为如果你没有从心里认同,你还是会按着你想的去做;所以我建议你先不要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先多了解基督信仰,当你成为一个真基督徒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当我发现很多人都会问类似问题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问这样的问题呢?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很多中国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实用主义者。什么是实用主义者呢?简单说就是什么对我有用我就信什么。今天有个机会接触到佛教,觉得佛教能够帮助自己放下内心的烦恼,就表示自己信佛了;明天去到教会,听了赞美诗觉得很感动、内心有了平安,就表示自己信基督了;后天读了几本关于风水的书,发现讲的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就说自己是信风水了;等回到单位要写思想汇报的时候,立马就变成了无神论……这就是很多中国人的信仰状态。你说他到底是信佛、是信基督、是信风水、还是无神论?很难说,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一个人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信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什么都不信的:一个真的相信基督的人怎么可能会同时相信佛教呢?除非他根本就不信基督。当然,说这样的人什么都不信也不够准确,更准确地说,他是在相信自己:他相信自己有绝对的判断力,相信自己能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圣经清楚地指明了他们的结局:“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如果一个人定意要以三心二意的态度来对待信仰,他最后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相信我们大家在面对众多宗教信仰选择时,肯定不会再有这样的困扰和做法,能够只相信我们所信仰的耶和华神。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在面对我们的神的时候是完全专一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基督信仰的态度是割裂的——我们在思想上愿意相信,在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却跟我们所相信的并不一致:我们愿意相信“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我们所需要的神就会加给我们,但也许只要一点很小的事情,我们就会把星期天来教会敬拜神的事情推掉;我们愿意相信“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但我们却很少打开圣经,也不太常思想神的话语;我们愿意相信“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但我们常常更关心的却是地上的财宝,胜过了天上的财宝;我们愿意相信“捐得乐意的人是 神所喜爱的”,但我们在奉献时常常很为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就好像那些又想拜佛又想信基督的人,只不过是把他们想要和基督一同拜的“佛”换成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我们绝对基督很重要,一定要拜,但觉得世界中有很多东西也很重要,一定不能放弃。我们既想抓住基督,也想抓住这个世界上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我们抓住基督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世界上的东西,我们想要利用神来达成我们在世界上的目的。然而,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似乎是很聪明,但在神眼中却是愚拙的。我们可以算计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成功,但如果我们想要算计神,想要在神的面前偷奸耍滑,我们注定是要失败,到头来只会把自己给搭进去:既付上了代价,却又一无所获。正像这段经文中所说:心怀二意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在面对神的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变回小孩子的样式,神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看似愚拙,却是最聪明、最智慧的做法。愿我们都能有这样的智慧!
下面,我们以为做一个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向你悔改,因为在很多的时候,我都没有先寻求你的国、你的义,反倒时更多的去追求世界的虚浮的荣耀;在很多的时候,我都没有遵从你的命令,反倒是按着自己的心意去行。主啊,求你赦免我的罪!求你也将属天的智慧和清洁的心赐给我,让我不单单是听你的话语,也能够行你的话语。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下面,我们为奉献做一个祷告:
主啊,感谢你借着你的话语在弟兄姊妹们的心中动工,让他们甘心乐意的奉献。求你继续用的圣灵来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在你的话语中欢然取水,生命得甘甜饱足。主啊,我们也奉你的名将这些奉献分别为圣,愿它们都能够被你使用,祝福到更多还不认识你的名的人。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